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

报刊:《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》

内容搜索

标题导航

  • 从教30年,在“碰撞”中找到了成长之路

    摘要:摄影/党委宣传部郑燕珊1994年3月我进入黑龙江省一所民办高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,四年之后我又走上了讲台,那个时候年少轻狂,前路漫漫亦灿灿,觉得当上一名大学老师很骄傲、很荣光...

  • 春风化雨织锦绣

    摘要:中职部胡蝶历经数十个春秋的的成长与历练,由湘入粤,求学于底蕴深厚的羊城,从教于海纳百川的莞邑,作为教师的我,以期传承师长前辈之高风,春风化雨,绘织锦绣。———题记出身于半耕...

  • 以匠心守初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

    摘要: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,我们急需新一代工匠,他们不仅拥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,还承载着传统技艺的延续。在我的学习生涯中,有一位老师深深地影响了我,他不仅仅是我的导师,更是...

放大 缩小 默认

以匠心守初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

   期次:第3期   作者:智能制造学院 徐斌锋   查看:70   




 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,我们急需新一代工匠,他们不仅拥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,还承载着传统技艺的延续。在我的学习生涯中,有一位老师深深地影响了我,他不仅仅是我的导师,更是我心灵中最高尚的楷模。他是那种将技艺视作责任,将传承当作使命的人。他的故事,饱含着奉献、坚持和无尽的执着。他是我生命中的风向标,指引我走向技术之巅。每当我回忆起那段岁月,心头涌上的是无尽的敬意和感慨。他的激情感染了我,让我深深明白,只有将技艺发扬光大,才能为社会、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  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,但那双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。他,是全国第一批考取到高级技师的高技能人才,一个技艺精湛的大师,一个真正的工匠。在他的身边,我度过了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光。他的名字或许不为世人所知,但他的职业精神和奉献精神,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。
  他曾在国企工作多年,积累了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,也在教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他是我心目中最令我钦佩的老师,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。他,临近退休的时候,选择来到学校任教。我曾问他:“您技艺如此精湛,为何会放弃优厚的国企待遇来到学校里任教?”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:“传承”。
  这两个简单的字,却包含了无限的深意。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,是为了将自己精湛的技艺传授给更多的学生,培养更多的工匠,解决当时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。我被老师的奉献精神所感动,从那一刻起,我心中埋下了当一名老师的种子。
  2006 年,毕业后,我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,但我婉拒了。我感到自己还不具备“传承者”的条件。我深知:“给人一瓢水,自己要有一桶水。”于是,我选择到企业当一名普通的技术员。在企业里,我接触到了许多新设备、新材料和新技术。这段时间,我努力储备实践经验,为将来更好地传授技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  2007 年,我来到了一所中职学校工作。刚刚踏入教师行列的我就被交托了重任—— —担任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车项目的学生教练。身为一个教学经验不足的新手,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然而,我意识到学校给予我的机会是对我的信任和考验。于是,我抓住了这次机会,那几本厚厚的机床说明书和历年的赛题便成了我的“夜以继日”的良师益友,每晚我都埋头苦读,探寻着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  在训练中,我发现在数控车上加工梯形螺纹和蜗杆,使用循环指令难以达到加工精度和粗糙度的要求。而且,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崩刀、断刀现象,这对参赛形势极为不利。为了克服该问题,我尝试通过编制子程序或宏程序来代替循环指令。这样,我们才能实现在数控车床上使用普通车床的左右切削法来加工螺纹。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摸索,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。我将所学心得发表成两篇论文,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。学生们备战比赛,充满信心。最终,两支参赛队以省属学校第 1 名和第 3 名的骄人成绩成功晋级省赛。
  晋级省赛结束之后,我们继续备战。2008 年 1 月的寒假期间,正值百年一遇的大雪灾,其他老师都回到了温暖的家庭,而我们,却依然守在学校,挑灯夜战。尽管天气极为寒冷,但我们的内心却燃烧着对技艺的热忱和对比赛的渴望。于是,我们每天都坚持用被冻得僵硬的双手操纵着机床,完全靠着意志力挺过了严寒的考验。经过不懈的努力,我们最终获得了省赛二等奖的好成绩,这段经历,留下了属于我们师生团队一段令人难忘的瞬间。
  拥有一次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经验后,我继续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技能大赛。2009 年,学生们参加数控技术车工项目,获得广东省第五名;2010 年,学生们参加机械加工项目,获得广东省第四名。这些荣誉让我无比自豪,也激励我不断提升自已的技能。
  2013 年,我来到了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工作。这所学校给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平台。入职的第一年,我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岗前培训以及普通话考试,并取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。终于,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高校教师,2019年,又成功晋升为一名高校讲师。
  在高校教师的角色中,我遇到了许多困难,比如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、科研能力欠缺等。面对新角色和新任务,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。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环境,我努力学习,改变观念,不断提高教学水平。为了提升自己,我积极申报校级教研教改课题 20 余项、校级科研课题 4 项、市级项目 5项、省级项目 2 项。我还主编出版了2 本教材,发表了 10 余篇论文,申请授权专利 9 项、软著 2 项。
  此外,我还担任了学校实验员的角色。我的学生时而看到我给他们授课,时而看到我在机房里修理电脑,时而看到我在实训室里修理各类仪器设备。他们对我所学的专业充满好奇,他们把我称为“全能教师”。我知道,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终标准。因此,我努力学习,提升自己,主持及参与新建和改建实训室10 余间。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,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。我们设计并制造出第一台小型简易四轴雕刻机,成功研发出一款手袋底部定型设备、V 字型植保无人机等。这些成绩,得到了学校和企业的肯定和赞誉。
  培养新一代工匠、传承技艺,这是我们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。16 年来,我坚持带领学生参加竞赛,培养了十几届学生。他们中有的坚守在生产技术第一线,有的自己创业,成为了制造业公司的老板,也有一些学生成为了新的“传承者”,走上了教师这条道路。
  这一路走来,充满了挑战,也充满了喜悦。我为自己选择的这条传承之路感到骄傲和自豪。如今,当我看到学生们在我的引领下茁壮成长,我深知,这不仅仅是我的责任,更是对老师的致敬。我会继续传承这份热忱,让技术之花在新的土壤里绽放,为我们的国家培养更多的工匠,为制造业技术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。在这个使命的号角下,我将一直走下去,永不止步。
放大 缩小 默认

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4604次访问,全刊已有928626次访问